随着微小型、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以及低能耗分布式传感器需求与日俱增,在周围环境中收集能量进而为低功耗电子产品供能并发展自供能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电磁发电需要复杂的设备,同时,基于固固界面的摩擦产电在长期摩擦过程中存在材料磨损问题。有研究...
硅基光电计算是建立在硅基光电子学基础上的一种新型计算体系,如图1所示。硅基光电子学是探讨微纳米量级光子、电子及光电子器件在不同材料体系中的工作原理,并使用与硅基集成电路工艺兼容的技术和方法,将它们异质集成在同一硅衬底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综合...
【资讯】IBM量子计算-噪声 | 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
从有噪声的量子计算机中提取好样本,正式量化了采样开销,并将关联层保真度(确定有噪声的量子处理器性能度量)。还利用噪声样本的条件值风险,确定了无噪声期望值的可证明界限。还讨论了如何在不同的算法中利用这些界限,在涉及多达127个量子比特的真实量...
在平板显示器和固态照明应用中,不断增加了更高效、更明亮的薄膜发光二极管 light-emitting diodes的需求,从而加快了对三维(3D)钙钛矿的研究。这些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电荷迁移率和较低的量子效率下降droop(注:随电流密度上...
高功率超快激光在透明介质传输中不产生明显的发散,其传输距离可以远远超越衍射极限,同时会产生等离子通道(图1(a))。该通道通常称为“光丝”,这一过程即为成丝现象。同时激光光谱会极大展宽(图1(b)),可以覆盖从微波到紫外的超宽范围,被称为白...
报道了一种利用未知散射介质突破成像系统衍射极限的技术,通过发掘由随机散射导致的光场角谱增量,利用图像测度引导的波前整形技术,实现了突破衍射极限3.39倍的超分辨成像。成像范围覆盖4倍记忆效应区间,超分辨成像在透镜系统6.6倍景深中保持有效。...
强超短激光一般指峰值功率大于1 TW(1 TW = 1012 W),脉冲宽度小于100 fs (10-15 s)的激光,它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端物理条件与全新实验手段。例如,2016年,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国内首次成功利用超强超短激...
激光熔覆技术利用高能激光束使金属材料熔化,并与基材冶金结合形成耐腐蚀、耐磨损、硬度高且力学性能优良的熔覆层,可修复零件破损面并延长零件使用寿命,广泛用于零件表面强化。...
光源的空间相干性一旦发生退化,情况就复杂很多。对于理想的高斯谢尔模部分相干光,尚可用有限厄密高斯模的非相干叠加表征其波前分布;对于更复杂的相干性退化,则要引入更冗长的叠加,甚至需要摒弃二维复振幅表达,采用四维互相关函数描述其波前。...
自201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徐晓东教授课题组报道了第一个基于二维TMDC材料的微纳激光器,在低温下实现了激光发射,从此拉开了二维材料激光器研究的序幕。他们将单层WSe2转移到在磷化镓材料上制备的光子晶体微腔上(图1(a)),通过移除光子晶体上...
ZnO是一种典型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紫外吸收系数和电子迁移率,已成为紫外探测器的理想材料。同时,ZnO具备很好的抗辐射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进行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