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超短激光一般指峰值功率大于1 TW(1 TW = 1012 W),脉冲宽度小于100 fs (10-15 s)的激光,它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端物理条件与全新实验手段。例如,2016年,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国内首次成功利用超强超短激...
光纤气体激光器是随着空芯光纤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光源。空芯光纤中的气体为增益介质。空芯光纤可以将泵浦光约束于直径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的纤芯内进行长距离传输,极大增强光与气体的相互作用,大大降低气体激光的出光阈值。...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特种玻璃与光纤研究中心于飞研究员与胡丽丽研究员团队,基于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掺杂、高均匀性掺钕石英光纤,并基于该光纤实现0.9 μm和1.06 μm的全正色散锁模激光输出。...
共聚焦显微镜是生物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观察细胞尺度的结构的重要仪器。通过与样品面共轭的针孔对离焦杂散光的限制,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实现接近由衍射成像系统孔径导致的阿贝衍射极限分辨率的成像。...
报道了一种利用未知散射介质突破成像系统衍射极限的技术,通过发掘由随机散射导致的光场角谱增量,利用图像测度引导的波前整形技术,实现了突破衍射极限3.39倍的超分辨成像。成像范围覆盖4倍记忆效应区间,超分辨成像在透镜系统6.6倍景深中保持有效。...
【原创】激光锁频实验——将780nm DFB锁定于Rb饱和吸收峰
首先,一台自由运转的780nm DFB激光器启动后,输出激光,然后,通过1/2波片和PBS的组合,将光束一分为二,同时控制两束光的功率比例。一般来说,pump光的功率要远大于probe光。通过控制一对反射镜,让pump光正好反向打回Rb原子...
结构照明显微镜(SIM) 是一种能够获得宽视场、高时间分辨率和低光毒性的方法。标准SIM大约可将空间分辨率提高到光学系统衍射极限的两倍。因为SIM旨在实现非常高的空间分辨率,所以DOF通常非常小,这意味着SIM需要高水平的焦距控制,限制了显...
【资讯】operando表征-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Nature Energy
显微镜Microscopy可用于评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运行,但文献中,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裸露的钙钛矿薄膜、缺失的电荷传输和全器件中存在的复合损失。...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扩张以及光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激光器等器件集成化、小型化的需求日益旺盛。将激光器尺寸推向微米乃至纳米量级,是发展新一代激光器的必然选择。...
波分复用(WDM)核心机理:通过不同波长光载波在单根光纤中并行传输,提升容量。主要分为:粗波分复用(CWDM):波长间隔20nm(1270~1610nm),适用于城域网接入层,成本低但信道数少(≤18波)。密集波分复用(DWDM):波长间隔...
通过纳米级调控光波,超表面Metasurfaces,为光子学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些人工结构层,主要用于调控光的相位、振幅和偏振,从而无源地操纵光的流动。同时,超表面也可以动态地调制这些参数,并操纵基本的光吸收和发射过程。...
【资讯】“激光微纳制造”飞秒贝塞尔光束直写助力光子晶体快速制备
光子晶体是一种在光学尺度上具有周期性介电结构的材料,可以产生被称为光子带隙的“禁止”频率。通过对材料内部结构进行设计和制备,可以实现不同的禁止频率,使人们操纵和控制光子成为可能。基于这种特性,光子晶体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光电器件集成、光通信及传...